当前位置:首页 » 时光杂货铺 » 正文

【烟台】小豆伴电影学堂 以爱之名的唠叨,真的管用么?

3251 人参与  2018年11月22日 16:46  分类 : 时光杂货铺  评论


从小到大,父母的唠叨无处不在

天冷时唠叨我们穿多点

天热时唠叨我们注意避暑

在家时唠叨我们多运动别死宅煲剧

出门时唠叨我们别闲逛要注意安全

……



一般人都不喜欢被唠叨,小编也是这样。

当然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唠叨是一种关心,也是父母“爱之深,责之切”的表现。如果没有爱的关系,是绝少出现唠叨的现象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家长最喜欢使用的方法就是“碎碎念式的唠叨法”。


但这种方法真的管用吗?能不能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?会不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呢?

“唠叨”背后的心理效应

在家庭教育里有一种叫“超限效应“的心理。

什么是超限效应心理呢?要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首先要对超限效应有一个大体的了解:超限效应的官方解释是指因受刺激过多、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,引起了心理不耐烦或者是逆反的一种心理现象。

一个人对所有事物都会有一定的耐心,如果他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可承受的限度,那么他就自然而然地会变得不耐烦,甚至可能会对这个事物由喜欢变成厌烦。

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种现象的例子:假如你去参加一个感兴趣的讲座,原本半个小时的讲座,最后一个半小时才结束,那么你必定在中途的时候就会感到烦躁,对讲台喋喋不休的教授十分厌烦,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。


那么爸爸妈妈可以想一想,这种超限效应是不是在我们家庭中也经常上演呢?

比如孩子在犯错、不听话的时候,父母三番五次地对同一件事,做同样的批评,这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变成不耐烦、乃至反感、讨厌,被逼急了就会出现“我偏要”这样的逆反心理和行为。

以爱之名的“唠叨”

在个别时候,唠叨的背后还映射出一些家长对孩子的“主观控制欲”。如果为这种把控加上一个合理解释的话,那就是爱。

一位妈妈是典型的女强人,在外办事儿雷厉风行,但对女儿却温柔无比。

一天她在外面谈一桩生意,接到了女儿的电话,整个人突然就温柔了下来,可这个电话一聊就是两个小时,电话结束后,已经到了饭点儿。

大家很奇怪啊!就问:什么事儿能和女儿聊那么久?原来是件很小的事,女儿不喜欢课外班上的那位老师,想换班或者干脆就不上了,因为自认为是个好妈妈,所以不能发火,但是却要通过不停的说教让女儿屈服,继续呆在原来的班里。

这个例子也许有些极端,但却具有一定代表意义。


妈妈为了女儿,付出了大量的情感、精力时间和金钱。她希望倾尽所有给女儿最好的。

这有错么?没有。但这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吗?是亲子间沟通的一种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吗?

那么,父母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,去认真思考一下那些曾经的“误区”。

1

误区1,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对孩子付出了一切,不管是时间、金钱还是精力,所以父母认为孩子就应该永远听自己的“话”。

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到底由谁来做主?

对于尚处在幼小期的孩子,父母会采取360度全方位的爱护。这时父母会不自觉把自己定义为“守护者、主导者”。


于是开启了不断地“苦口婆心、事无巨细的嘱托”,就像周董歌中唱的那样,一定要听妈妈的话。

而对于处于青春期容易叛逆的孩子,父母往往选择了“诉苦的方式”。这么多年的辛苦养育都是为了谁?可这样做的背后,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,久而久之甚至想挣脱这种沉重的“爱的束缚”。

2

误区2,我们父母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,已经习惯了这种沟通。

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,一直带给我们的潜移默化影响是“父慈子孝”,祖辈对父辈、父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一定要听,做儿女的不要反驳。


这样的模式对我们来说,已经是深入骨髓,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,并且会认为这就是一种爱的表现。

与孩子有效沟通就是这么简单

和孩子把话说清楚真的有那么难么?抛开“唐僧式的唠叨”,父母还有没有更管用的方式去跟孩子有效沟通呢?其实做到下面三点很容易:

1、让孩子主动面对错误

首先,家长尤其是妈妈们,一定要改掉喜欢“唠叨”的习惯。事实上,家长没有必要过度关心孩子的方方面面,孩子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提升的。

比如孩子没有写完作业,家长往往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着急,一遍遍的重复着“作业写完了吗?”,最后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孩子认为家长只关心自己的作业。

这样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体验一下自然后果效应,就是让孩子体验没有完成作业而带来的老师批评等自然后果。孩子知道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,他就会主动去改正了。

2、让孩子拥有说话的权利

碎碎念式的唠叨本质上就是对孩子的不放心及不信任,家长需要努力把“说话的权利”移交给孩子。

比如玩水时,父母可以提醒他“玩水之前,我们的约定是什么?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”等。

3、家长的批评切勿过度

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,他们一旦受到批评,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,受到重复批评时,孩子的反抗心理很容易就会被激发起来。所以,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一定不要超过限度。

家长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,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自己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,避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。

THE END

我们的教育理念源于20-30年前。那时候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到饺子,那时候汽车还没有这么多,那时候玩到多晚好像都没人管,更不会有人一直在旁边看着你。

我们常开玩笑说3年一个代沟,那30年可就是10个,以前直根于我们思维中的教育理念确实值得我们不断的反思——致家长。



讲道理不如讲故事

而最好的故事

都在电影里

小豆伴电影学堂,让孩子们长见识明事理

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?

我们每期课程都有名师参与,有与电影相关的主要讨论话题、次要话题、社会知识点、影视知识点。授课形式多样,包括观影、小组讨论、讲师授课、游戏互动、绘画、手工、演讲。每节课有主题、有互动、有影视知识点。 


来源:赵登帅博客(微信/QQ号:1311810064)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
本文链接:https://zhaodengshuai.cn/index.php/post/196.html
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

  • 评论(0)
  • 赞助本站

    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微信:wenmcn

后台登录 | 关于博客 | 服务项目 Powered by:Z-Blog

鲁ICP备17021911号-2